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运维监控、性能调优与集群应用
gudong366 2025-05-20 22:37 10 浏览
百万级字迹详解实战案例,篇幅因素故只展现pdf目录,完整解析获取方式在篇尾了!
目录
- 读者对象
- Web应用篇(1至第3章)
- 数据备份恢复篇(4至第6章)
- 网络存储应用篇(7和第8章)
- 运维监控与性能优化篇(9和第10章)
- 集群高级应用篇(11至第14章)
- 勘误和支持
第1篇 Web应用篇
1 、轻量级HTTP服务器Nginx
1.1 什么是Nginx
1.2 为什么要选择Nginx
1.2.1 Nginx与Apache的异同
1.2.2 选择Nginx的优势所在
1.3 Nginx的模块与工作原理
1.4 Nginx的安装与配置
1.4.1 下载与安装Nginx
1.4.2 Nginx配置文件的结构
1.4.3 配置与调试Nginx
1.4.4 Nginx的启动、关闭和平滑重启
1.5 Nginx常用配置实例
1.5.1 虚拟主机配置实例
1.5.2 负载均衡配置实例
1.5.3 防盗链配置实例
1.5.4 日志分割配置实例
1.6 Nginx性能优化技巧
1.6.1 编译安装过程优化
1.6.2 利用TCMalloc优化Nginx的性能
1.6.3 Nginx内核参数优化
1.7 实战Nginx与PHP(FastCGI)的安装、配置与优化
1.7.1 什么是FastCGI
1.7.2 Nginx+FastCGI运行原理
1.7.3 spawn-fcgi与PHP-FPM
1.7.4 PHP与PHP-FPM的安装及优化
1.7.5 配置Nginx来支持PHP
1.7.6 测试Nginx对PHP的解析功能
1.7.7 优化Nginx中FastCGI参数的实例
1.8 实战Nginx与Perl、Java的安装与配置
1.8.1 Perl(FastCGI)的安装
1.8.2 为Nginx添加FCGI支持
1.8.3 测试Nginx+Perl(FastCGI)
1.8.4 搭建Nginx+Java环境
1.9 本章小结
2 、高性能HTTP加速器Varnish
2.1 初识Varnish
2.1.1 Varnish概述
2.1.2 Varnish的结构与特点
2.1.3 Varnish与Squid的对比
2.2 开始安装Varnish
2.2.1 安装前的准备
2.2.2 获取Varnish软件
2.2.3 安装pcre
2.2.4 安装Varnish
2.3 配置Varnish
2.3.1 VCL使用说明
2.3.2 配置一个简单的Varnish实例
2.3.3 Varnish对应多台Web服务器的配置实例
2.4 运行Varnish
2.4.1 varnishd指令
2.4.2 配置Varnish运行脚本
2.4.3 管理Varnish运行日志
2.5 管理Varnish
2.5.1 查看Varnish进程
2.5.2 查看Varnish缓存效果与状态
2.5.3 通过端口管理Varnish
2.5.4 管理Varnish缓存内容
2.6 Varnish优化
2.6.1 优化Linux内核参数
2.6.2 优化系统资源
2.6.3 优化Varnish参数
2.7 Varnish的常见应用实例
2.7.1 利用Varnish实现图片防盗链
2.7.2 利用Varnish实现静态文件压缩处理
2.8 本章小结
3、 Memcached应用实战
3.1 Memcached基础
3.1.1 什么是Memcached
3.1.2 Memcached的特征
3.1.3 Memcached的安装
3.1.4 Memcached的简单使用过程
3.2 剖析Memcached的工作原理
3.2.1 Memcached的工作过程
3.2.2 Slab Allocation的工作机制
3.2.3 Memcached的删除机制
3.2.4 Memcached的分布式算法
3.3 Memcached的管理与性能监控
3.3.1 如何管理Memcached
3.3.2 Memcached的监控
3.3.3 Memcached变种产品介绍
3.4 通过UDFs实现Memcached与MySQL的自动更新
3.4.1 UDFs使用简介
3.4.2 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应用实例
3.4.3 对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的简单功能进行测试
3.4.4 使用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的经验与技巧
3.5 本章小结
第2篇 数据备份恢复篇
4 、开源网络备份软件bacula
4.1 bacula总体概述
4.1.1 bacula是什么
4.1.2 bacula适合哪些用户
4.1.3 bacula的功能特点
4.1.4 bacula的工作原理
4.2 安装bacula
4.2.1 bacula的几种网络备份拓扑
4.2.2 编译与安装bacula
4.2.3 初始化MySQL数据库
4.3 配置一个bacula备份系统
4.3.1 配置bacula的Console端
4.3.2 配置bacula的Director端
4.3.3 配置bacula的SD
4.3.4 配置bacula的FD端
4.4 启动与关闭bacula
4.4.1 启动bacula的Director daemon与Storage daemon
4.4.2 在客户端FD启动File daemon
4.5 实战bacula备份恢复过程
4.5.1 实例演示bacula的完全备份功能
4.5.2 实例演示bacula的增量备份功能
4.5.3 实例演示bacula的差异备份功能
4.5.4 实例演示bacula的完全恢复功能
4.5.5 实例演示bacula的不完全恢复功能
4.6 本章小结
5 、数据镜像备份工具rsync与unison
5.1 rsync简介
5.1.1 什么是rsync
5.1.2 rsync的功能特性
5.1.3 下载与安装rsync软件
5.2 利用rsync搭建数据镜像备份系统
5.2.1 rsync的应用模式
5.2.2 企业案例:搭建远程容灾备份系统
5.3 通过rsync+inotify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
5.3.1 rsync的优点与不足
5.3.2 初识inotify
5.3.3 安装inotify工具inotify-tools
5.3.4 inotify相关参数
5.3.5 inotifywait相关参数
5.3.6 企业应用案例:利用rsync+inotify搭建实时同步系统
5.4 unison简介
5.5 安装unison
5.6 配置双机ssh信任
5.6.1 在两台机器上创建RSA密钥
5.6.2 添加密钥到授权密钥文件中
5.7 unison的使用
5.7.1 本地使用unison
5.7.2 远程使用unison
5.7.3 unison参数说明
5.7.4 通过配置文件来使用unison
5.8 本章小结
6 、ext3文件系统反删除利器ext3grep
6.1 “rm-rf”带来的困惑
6.2 ext3grep的安装与使用
6.2.1 ext3grep的恢复原理
6.2.2 ext3grep的安装过程
6.3 通过ext3grep恢复误删除的文件与目录
6.3.1 数据恢复准则
6.3.2 实战ext3grep恢复文件
6.4 通过ext3grep恢复误删除的MySQL表
6.4.1 MySQL存储引擎介绍
6.4.2 模拟MySQL表被误删除的环境
6.4.3 通过ext3grep分析数据、恢复数据
6.5 本章小结
第3篇 网络存储应用篇
7、 IP网络存储iSCSI
7.1 存储的概念与术语
7.1.1 SCSI介绍
7.1.2 FC介绍
7.1.3 DAS介绍
7.1.4 NAS介绍
7.1.5 SAN介绍
7.2 iSCSI的概念
7.3 FC SAN与IP SAN
7.4 iSCSI的组成
7.4.1 iSCSI Initiator
7.4.2 iSCSI Target
7.5 iSCSI的工作原理
7.6 搭建基于IP SAN的iSCSI存储系统
7.6.1 安装iSCSI Target软件
7.6.2 配置一个简单的iSCSI Target
7.6.3 在Windows上配置iSCSI Initiator
7.6.4 在Linux上配置iSCSI Initiator
7.7 iSCSI在安全方面的相关设定
7.7.1 Initiator主机以IP认证方式获取iSCSI Target资源
7.7.2 Initiator主机以密码认证方式获取iSCSI Target资源
7.8 iSCSI性能优化方案
7.8.1 iSCSI性能瓶颈
7.8.2 iSCSI性能优化
7.9 本章小结
8 、分布式存储系统MFS
8.1 MFS概论
8.2 MFS文件系统
8.2.1 MFS文件系统结构
8.2.2 MFS的编译与安装实例
8.3 编译与使用MFS的经验总结
8.3.1 安装选项说明
8.3.2 管理服务器
8.3.3 元数据日志服务器
8.3.4 数据存储服务器
8.3.5 客户端挂载
8.4 管理与使用MFS
8.4.1 在客户端挂载文件系统
8.4.2 MFS常用操作
8.4.3 为垃圾箱设定隔离时间
8.4.4 快照
8.4.5 MFS的其他命令
8.5 维护MFS
8.5.1 启动MFS集群
8.5.2 停止MFS集群
8.5.3 MFS数据存储服务器的维护
8.5.4 MFS元数据的备份
8.5.5 MFS管理服务器的恢复
8.5.6 从备份恢复MFS管理服务器
8.6 通过冗余实现失败防护的解决方案
8.7 本章小结
第4篇 运维监控与性能优化篇
9、 运维监控利器Nagios
9.1 Nagios综述
9.1.1 什么是Nagios
9.1.2 Nagios的结构与特点
9.2 Nagios的安装与配置
9.2.1 安装Nagios
9.2.2 配置Nagios
9.3 Nagios的运行和维护
9.3.1 验证Nagios配置文件的正确性
9.3.2 启动与停止Nagios
9.3.3 Nagios故障报警
9.4 Nagios性能分析图表的实现
9.4.1 Nagios性能分析图表的作用
9.4.2 PNP的概念与安装环境
9.4.3 安装PNP
9.4.4 配置PNP
9.4.5 修改Nagios配置文件
9.4.6 测试PNP功能
9.5 利用插件扩展Nagios的监控功能
9.5.1 利用NRPE外部构件监控远程主机
9.5.2 利用飞信实现Nagios短信报警功能
9.6 本章小结
10 、基于Linux服务器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10.1 系统性能分析的目的
10.1.1 找到系统性能的瓶颈
10.1.2 提供性能优化方案
10.1.3 使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使用达到平衡
10.2 分析系统性能涉及的人员
10.2.1 Linux系统管理人员
10.2.2 系统架构设计人员
10.2.3 软件开发人员
10.3 影响Linux性能的各种因素
10.3.1 系统硬件资源
10.3.2 操作系统相关资源
10.3.3 应用程序软件资源
10.4 系统性能分析标准和优化原则
10.5 几种典型应用对系统资源使用的特点
10.5.1 以静态内容为主的Web应用
10.5.2 以动态内容为主的Web应用
10.5.3 数据库应用
10.5.4 软件下载应用
10.5.5 流媒体服务应用
10.6 Linux下常见的性能分析工具
10.6.1 vmstat命令
10.6.2 sar命令
10.6.3 iostat命令
10.6.4 free命令
10.6.5 uptime命令
10.6.6 netstat命令
10.6.7 top命令
10.7 基于Web应用的性能分析及优化案例
10.7.1 基于动态内容为主的网站优化案例
10.7.2 基于动态、静态内容结合的网站优化案例
10.8 本章小结
第5篇 集群高级应用篇
11 、构建高可用的LVS负载均衡集群
11.1 LVS集群的组成与特点
11.1.1 LVS集群的组成
11.1.2 LVS集群的特点
11.1.3 LVS集群系统的优缺点
11.2 高可用LVS负载均衡集群体系结构
11.3 高可用性软件Heartbeat与Keepalived
11.3.1 开源HA软件Heartbeat的介绍
11.3.2 安装heartbeat
11.3.3 开源HA软件Keepalived的介绍
11.3.4 安装Keepalived
11.4 安装LVS软件
11.4.1 配置与检查安装环境
11.4.2 在Director Server上安装IPVS管理软件
11.5 搭建高可用LVS集群
11.5.1 通过heartbeat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
11.5.2 通过Keepalived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系统
11.5.3 通过piranha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
11.6 测试高可用LVS负载均衡集群系统
11.6.1 高可用性功能测试
11.6.2 负载均衡测试
11.6.3 故障切换测试
11.7 本章小结
12 、RHCS集群
12.1 RHCS集群概述
12.2 RHCS集群的组成与结构
12.2.1 RHCS集群的组成
12.2.2 RHCS集群结构
12.3 RHCS集群的运行原理及功能
12.3.1 分布式集群管理器(CMAN)
12.3.2 锁管理(DLM)
12.3.3 配置文件管理(CCS)
12.3.4 栅设备(Fence)
12.3.5 高可用性服务管理器
12.3.6 集群配置和管理工具
12.3.7 Redhat GFS
12.4 安装RHCS
12.4.1 安装前准备工作
12.4.2 配置共享存储和RHCS管理端Luci
12.4.3 在集群节点上安装RHCS软件包
12.4.4 在集群节点上安装和配置iSCSI客户端
12.5 配置RHCS高可用集群
12.5.1 创建一个cluster
12.5.2 创建Failover Domain
12.5.3 创建Resources
12.5.4 创建Service
12.5.5 配置存储集群GFS
12.5.6 配置表决磁盘
12.5.7 配置Fence设备
12.6 管理和维护RHCS集群
12.6.1 启动RHCS集群
12.6.2 关闭RHCS集群
12.6.3 管理应用服务
12.6.4 监控RHCS集群状态
12.6.5 管理和维护GFS2文件系统
12.7 RHCS集群功能测试
12.7.1 高可用集群测试
12.7.2 存储集群测试
12.8 本章小结
13 、Oracle RAC集群
13.1 Oracle集群体系结构
13.2 Oracle ClusterWare体系结构与进程介绍
13.2.1 Oracle ClusterWare简介
13.2.2 Oracle ClusterWare进程介绍
13.3 RAC数据库体系结构与进程
13.3.1 RAC简介
13.3.2 Oracle RAC的特点
13.3.3 RAC进程管理
13.3.4 RAC数据库存储规划
13.4 安装Oracle RAC数据库
13.4.1 安装前的系统配置需求
13.4.2 设置数据库安装资源
13.4.3 配置主机解析文件
13.4.4 检查所需软件包
13.4.5 配置系统内核参数
13.4.6 设置Shell对Oracle用户的限制
13.4.7 配置hangcheck-timer内核模块
13.4.8 配置系统安全设置
13.4.9 创建Oracle用户和组
13.4.10 设置Oracle用户环境变量
13.4.11 配置节点间SSH信任
13.4.12 配置共享存储系统
13.4.13 安装Oracle Clusterware
13.4.14 安装Oracle数据库
13.4.15 配置Oracle Net
13.4.16 创建RAC数据库
13.5 Oracle CRS的管理与维护
13.5.1 查看集群状态
13.5.2 启动与关闭集群服务资源
13.5.3 启动与关闭CRS
13.5.4 管理voting disk
13.5.5 管理OCR
13.5.6 快速卸载CRS
13.6 ASM基本操作维护
13.6.1 ASM的特点
13.6.2 ASM的体系结构与后台进程
13.6.3 管理ASM实例
13.7 利用srvctl管理RAC数据库
13.7.1 查看实例状态(srvctl status)
13.7.2 查看RAC数据库配置信息(srvctl config)
13.7.3 启动/关闭实例(srvctl start/stop)
13.7.4 增加/删除/修改实例(srvctl add/remove/modify)
13.8 测试RAC数据库集群的功能
13.8.1 负载均衡测试
13.8.2 透明应用失败切换测试
13.9 本章小结
14、 构建MySQL+heartbeat+DRBD+LVS集群应用系统
14.1 MySQL高可用集群概述
14.2 heartbeat+DRBD高可用性方案的实现原理
14.3 部署MySQL高可用高扩展集群
14.3.1 配置之前的准备
14.3.2 DRBD的部署
14.3.3 DRBD的配置
14.3.4 DRBD的维护和管理
14.3.5 DRBD的性能优化
14.3.6 MySQL的部署
14.3.7 heartbeat的部署
14.4 搭建Slave集群
14.4.1 为什么要搭建Slave集群
14.4.2 利用LVS+Keepalived搭建高可用MySQL Slave集群
14.4.3 高可用Slave集群的一些注意点
14.5 部署MySQL集群要考虑的问题
14.6 本章小结
思维导图
1 轻量级HTTP服务器Nginx
1.1 什么是Nginx
1.2 为什么要选择Nginx
1.2.1 Nginx与Apache的异同
1.2.2 选择Nginx的优势所在
1.3 Nginx的模块与工作原理
1.4 Nginx的安装与配置
1.4.1 下载与安装Nginx
1.4.2 Nginx配置文件的结构
1.4.3 配置与调试Nginx
1.4.4 Nginx的启动、关闭和平滑重启
1.5 Nginx常用配置实例
1.5.1 虚拟主机配置实例
1.5.2 负载均衡配置实例
1.5.3 防盗链配置实例
1.5.4 日志分割配置实例
1.6 Nginx性能优化技巧
1.6.1 编译安装过程优化
1.6.2 利用TCMalloc优化Nginx的性能
1.6.3 Nginx内核参数优化
1.7 实战Nginx与PHP(FastCGI)的安装、配置与优化
1.7.1 什么是FastCGI
1.7.2 Nginx+FastCGI运行原理
1.7.3 spawn-fcgi与PHP-FPM
1.7.4 PHP与PHP-FPM的安装及优化
1.7.5 配置Nginx来支持PHP
1.7.6 测试Nginx对PHP的解析功能
1.7.7 优化Nginx中FastCGI参数的实例
1.8 实战Nginx与Perl、Java的安装与配置
1.8.1 Perl(FastCGI)的安装
1.8.2 为Nginx添加FCGI支持
1.8.3 测试Nginx+Perl(FastCGI)
1.8.4 搭建Nginx+Java环境
1.9 本章小结
2 高性能HTTP加速器Varnish
2.1 初识Varnish
2.1.1 Varnish概述
2.1.2 Varnish的结构与特点
2.1.3 Varnish与Squid的对比
2.2 开始安装Varnish
2.2.1 安装前的准备
2.2.2 获取Varnish软件
2.2.3 安装pcre
2.2.4 安装Varnish
2.3 配置Varnish
2.3.1 VCL使用说明
2.3.2 配置一个简单的Varnish实例
2.3.3 Varnish对应多台Web服务器的配置实例
2.4 运行Varnish
2.4.1 varnishd指令
2.4.2 配置Varnish运行脚本
2.4.3 管理Varnish运行日志
2.5 管理Varnish
2.5.1 查看Varnish进程
2.5.2 查看Varnish缓存效果与状态
2.5.3 通过端口管理Varnish
2.5.4 管理Varnish缓存内容
2.6 Varnish优化
2.6.1 优化Linux内核参数
2.6.2 优化系统资源
2.6.3 优化Varnish参数
2.7 Varnish的常见应用实例
2.7.1 利用Varnish实现图片防盗链
2.7.2 利用Varnish实现静态文件压缩处理
2.8 本章小结
3 Memcached应用实战
3.1 Memcached基础
3.1.1 什么是Memcached
3.1.2 Memcached的特征
3.1.3 Memcached的安装
3.1.4 Memcached的简单使用过程
3.2 剖析Memcached的工作原理
3.2.1 Memcached的工作过程
3.2.2 Slab Allocation的工作机制
3.2.3 Memcached的删除机制
3.2.4 Memcached的分布式算法
3.3 Memcached的管理与性能监控
3.3.1 如何管理Memcached
3.3.2 Memcached的监控
3.3.3 Memcached变种产品介绍
3.4 通过UDFs实现Memcached与MySQL的自动更新
3.4.1 UDFs使用简介
3.4.2 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应用实例
3.4.3 对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的简单功能进行测试
3.4.4 使用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的经验与技巧
3.5 本章小结
第2篇 数据备份恢复篇
4 开源网络备份软件bacula
4.1 bacula总体概述
4.1.1 bacula是什么
4.1.2 bacula适合哪些用户
4.1.3 bacula的功能特点
4.1.4 bacula的工作原理
4.2 安装bacula
4.2.1 bacula的几种网络备份拓扑
4.2.2 编译与安装bacula
4.2.3 初始化MySQL数据库
4.3 配置一个bacula备份系统
4.3.1 配置bacula的Console端
4.3.2 配置bacula的Director端
4.3.3 配置bacula的SD
4.3.4 配置bacula的FD端
4.4 启动与关闭bacula
4.4.1 启动bacula的Director daemon与Storage daemon
4.4.2 在客户端FD启动File daemon
4.5 实战bacula备份恢复过程
4.5.1 实例演示bacula的完全备份功能
4.5.2 实例演示bacula的增量备份功能
4.5.3 实例演示bacula的差异备份功能
4.5.4 实例演示bacula的完全恢复功能
4.5.5 实例演示bacula的不完全恢复功能
4.6 本章小结
5 数据镜像备份工具rsync与unison
5.1 rsync简介
5.1.1 什么是rsync
5.1.2 rsync的功能特性
5.1.3 下载与安装rsync软件
5.2 利用rsync搭建数据镜像备份系统
5.2.1 rsync的应用模式
5.2.2 企业案例:搭建远程容灾备份系统
5.3 通过rsync+inotify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
5.3.1 rsync的优点与不足
5.3.2 初识inotify
5.3.3 安装inotify工具inotify-tools
5.3.4 inotify相关参数
5.3.5 inotifywait相关参数
5.3.6 企业应用案例:利用rsync+inotify搭建实时同步系统
5.4 unison简介
5.5 安装unison
5.6 配置双机ssh信任
5.6.1 在两台机器上创建RSA密钥
5.6.2 添加密钥到授权密钥文件中
5.7 unison的使用
5.7.1 本地使用unison
5.7.2 远程使用unison
5.7.3 unison参数说明
5.7.4 通过配置文件来使用unison
5.8 本章小结
6 ext3文件系统反删除利器ext3grep
6.1 “rm-rf”带来的困惑
6.2 ext3grep的安装与使用
6.2.1 ext3grep的恢复原理
6.2.2 ext3grep的安装过程
6.3 通过ext3grep恢复误删除的文件与目录
6.3.1 数据恢复准则
6.3.2 实战ext3grep恢复文件
6.4 通过ext3grep恢复误删除的MySQL表
6.4.1 MySQL存储引擎介绍
6.4.2 模拟MySQL表被误删除的环境
6.4.3 通过ext3grep分析数据、恢复数据
6.5 本章小结
第3篇 网络存储应用篇
7 IP网络存储iSCSI
7.1 存储的概念与术语
7.1.1 SCSI介绍
7.1.2 FC介绍
7.1.3 DAS介绍
7.1.4 NAS介绍
7.1.5 SAN介绍
7.2 iSCSI的概念
7.3 FC SAN与IP SAN
7.4 iSCSI的组成
7.4.1 iSCSI Initiator
7.4.2 iSCSI Target
7.5 iSCSI的工作原理
7.6 搭建基于IP SAN的iSCSI存储系统
7.6.1 安装iSCSI Target软件
7.6.2 配置一个简单的iSCSI Target
7.6.3 在Windows上配置iSCSI Initiator
7.6.4 在Linux上配置iSCSI Initiator
7.7 iSCSI在安全方面的相关设定
7.7.1 Initiator主机以IP认证方式获取iSCSI Target资源
7.7.2 Initiator主机以密码认证方式获取iSCSI Target资源
7.8 iSCSI性能优化方案
7.8.1 iSCSI性能瓶颈
7.8.2 iSCSI性能优化
7.9 本章小结
8 分布式存储系统MFS
8.1 MFS概论
8.2 MFS文件系统
8.2.1 MFS文件系统结构
8.2.2 MFS的编译与安装实例
8.3 编译与使用MFS的经验总结
8.3.1 安装选项说明
8.3.2 管理服务器
8.3.3 元数据日志服务器
8.3.4 数据存储服务器
8.3.5 客户端挂载
8.4 管理与使用MFS
8.4.1 在客户端挂载文件系统
8.4.2 MFS常用操作
8.4.3 为垃圾箱设定隔离时间
8.4.4 快照
8.4.5 MFS的其他命令
8.5 维护MFS
8.5.1 启动MFS集群
8.5.2 停止MFS集群
8.5.3 MFS数据存储服务器的维护
8.5.4 MFS元数据的备份
8.5.5 MFS管理服务器的恢复
8.5.6 从备份恢复MFS管理服务器
8.6 通过冗余实现失败防护的解决方案
8.7 本章小结
第4篇 运维监控与性能优化篇
9 运维监控利器Nagios
9.1 Nagios综述
9.1.1 什么是Nagios
9.1.2 Nagios的结构与特点
9.2 Nagios的安装与配置
9.2.1 安装Nagios
9.2.2 配置Nagios
9.3 Nagios的运行和维护
9.3.1 验证Nagios配置文件的正确性
9.3.2 启动与停止Nagios
9.3.3 Nagios故障报警
9.4 Nagios性能分析图表的实现
9.4.1 Nagios性能分析图表的作用
9.4.2 PNP的概念与安装环境
9.4.3 安装PNP
9.4.4 配置PNP
9.4.5 修改Nagios配置文件
9.4.6 测试PNP功能
9.5 利用插件扩展Nagios的监控功能
9.5.1 利用NRPE外部构件监控远程主机
9.5.2 利用飞信实现Nagios短信报警功能
9.6 本章小结
10 基于Linux服务器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10.1 系统性能分析的目的
10.1.1 找到系统性能的瓶颈
10.1.2 提供性能优化方案
10.1.3 使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使用达到平衡
10.2 分析系统性能涉及的人员
10.2.1 Linux系统管理人员
10.2.2 系统架构设计人员
10.2.3 软件开发人员
10.3 影响Linux性能的各种因素
10.3.1 系统硬件资源
10.3.2 操作系统相关资源
10.3.3 应用程序软件资源
10.4 系统性能分析标准和优化原则
10.5 几种典型应用对系统资源使用的特点
10.5.1 以静态内容为主的Web应用
10.5.2 以动态内容为主的Web应用
10.5.3 数据库应用
10.5.4 软件下载应用
10.5.5 流媒体服务应用
10.6 Linux下常见的性能分析工具
10.6.1 vmstat命令
10.6.2 sar命令
10.6.3 iostat命令
10.6.4 free命令
10.6.5 uptime命令
10.6.6 netstat命令
10.6.7 top命令
10.7 基于Web应用的性能分析及优化案例
10.7.1 基于动态内容为主的网站优化案例
10.7.2 基于动态、静态内容结合的网站优化案例
10.8 本章小结
第5篇 集群高级应用篇
11 构建高可用的LVS负载均衡集群
11.1 LVS集群的组成与特点
11.1.1 LVS集群的组成
11.1.2 LVS集群的特点
11.1.3 LVS集群系统的优缺点
11.2 高可用LVS负载均衡集群体系结构
11.3 高可用性软件Heartbeat与Keepalived
11.3.1 开源HA软件Heartbeat的介绍
11.3.2 安装heartbeat
11.3.3 开源HA软件Keepalived的介绍
11.3.4 安装Keepalived
11.4 安装LVS软件
11.4.1 配置与检查安装环境
11.4.2 在Director Server上安装IPVS管理软件
11.5 搭建高可用LVS集群
11.5.1 通过heartbeat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
11.5.2 通过Keepalived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系统
11.5.3 通过piranha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
11.6 测试高可用LVS负载均衡集群系统
11.6.1 高可用性功能测试
11.6.2 负载均衡测试
11.6.3 故障切换测试
11.7 本章小结
12 RHCS集群
12.1 RHCS集群概述
12.2 RHCS集群的组成与结构
12.2.1 RHCS集群的组成
12.2.2 RHCS集群结构
12.3 RHCS集群的运行原理及功能
12.3.1 分布式集群管理器(CMAN)
12.3.2 锁管理(DLM)
12.3.3 配置文件管理(CCS)
12.3.4 栅设备(Fence)
12.3.5 高可用性服务管理器
12.3.6 集群配置和管理工具
12.3.7 Redhat GFS
12.4 安装RHCS
12.4.1 安装前准备工作
12.4.2 配置共享存储和RHCS管理端Luci
12.4.3 在集群节点上安装RHCS软件包
12.4.4 在集群节点上安装和配置iSCSI客户端
12.5 配置RHCS高可用集群
12.5.1 创建一个cluster
12.5.2 创建Failover Domain
12.5.3 创建Resources
12.5.4 创建Service
12.5.5 配置存储集群GFS
12.5.6 配置表决磁盘
12.5.7 配置Fence设备
12.6 管理和维护RHCS集群
12.6.1 启动RHCS集群
12.6.2 关闭RHCS集群
12.6.3 管理应用服务
12.6.4 监控RHCS集群状态
12.6.5 管理和维护GFS2文件系统
12.7 RHCS集群功能测试
12.7.1 高可用集群测试
12.7.2 存储集群测试
12.8 本章小结
13 Oracle RAC集群
13.1 Oracle集群体系结构
13.2 Oracle ClusterWare体系结构与进程介绍
13.2.1 Oracle ClusterWare简介
13.2.2 Oracle ClusterWare进程介绍
13.3 RAC数据库体系结构与进程
13.3.1 RAC简介
13.3.2 Oracle RAC的特点
13.3.3 RAC进程管理
13.3.4 RAC数据库存储规划
13.4 安装Oracle RAC数据库
13.4.1 安装前的系统配置需求
13.4.2 设置数据库安装资源
13.4.3 配置主机解析文件
13.4.4 检查所需软件包
13.4.5 配置系统内核参数
13.4.6 设置Shell对Oracle用户的限制
13.4.7 配置hangcheck-timer内核模块
13.4.8 配置系统安全设置
13.4.9 创建Oracle用户和组
13.4.10 设置Oracle用户环境变量
13.4.11 配置节点间SSH信任
13.4.12 配置共享存储系统
13.4.13 安装Oracle Clusterware
13.4.14 安装Oracle数据库
13.4.15 配置Oracle Net
13.4.16 创建RAC数据库
13.5 Oracle CRS的管理与维护
13.5.1 查看集群状态
13.5.2 启动与关闭集群服务资源
13.5.3 启动与关闭CRS
13.5.4 管理voting disk
13.5.5 管理OCR
13.5.6 快速卸载CRS
13.6 ASM基本操作维护
13.6.1 ASM的特点
13.6.2 ASM的体系结构与后台进程
13.6.3 管理ASM实例
13.7 利用srvctl管理RAC数据库
13.7.1 查看实例状态(srvctl status)
13.7.2 查看RAC数据库配置信息(srvctl config)
13.7.3 启动/关闭实例(srvctl start/stop)
13.7.4 增加/删除/修改实例(srvctl add/remove/modify)
13.8 测试RAC数据库集群的功能
13.8.1 负载均衡测试
13.8.2 透明应用失败切换测试
13.9 本章小结
14 构建MySQL+heartbeat+DRBD+LVS集群应用系统
14.1 MySQL高可用集群概述
14.2 heartbeat+DRBD高可用性方案的实现原理
14.3 部署MySQL高可用高扩展集群
14.3.1 配置之前的准备
14.3.2 DRBD的部署
14.3.3 DRBD的配置
14.3.4 DRBD的维护和管理
14.3.5 DRBD的性能优化
14.3.6 MySQL的部署
14.3.7 heartbeat的部署
14.4 搭建Slave集群
14.4.1 为什么要搭建Slave集群
14.4.2 利用LVS+Keepalived搭建高可用MySQL Slave集群
14.4.3 高可用Slave集群的一些注意点
14.5 部署MySQL集群要考虑的问题
14.6 本章小结
思维导图
相关推荐
- linux sed系列 第四篇:sed工业实战——日志处理与数据清洗
-
“掌握了sed的编程能力后,我们如同装备精良的工匠,终于可以踏入真实的工业战场。本篇将聚焦sed在日志分析、数据合规化、多文件批处理等场景中的应用,看它如何在海量数据中游刃有余,展现文本处理的...
- Linux下sed的简单使用(linux中sed是什么意思)
-
1、sed简介stremeditor流编辑器,它是一项Linux指令,功能同awk类似,差别在于,sed简单,对列处理的功能要差一些,awk的功能复杂,对列处理的功能比较强大,sed编辑器是一行一...
- linux基础命令之date命令(linux中的date)
-
date命令主要用于显示或者设置系统时间语法格式:date参数对象使用date命令时,最好先使用date--help命令查看支持哪些参数,有些小型Linux系统下的date命令,只支持一些基本参...
- Ubuntu linux 常用命令(ubuntu常用的50个命令)
-
使用dpkg命令来安装.deb包。sudodpkg-i~/example.deb如果在安装过程中遇到依赖问题,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修复:sudoapt-getinstall-f将flut...
- Linux基础命令-sed命令(linux教程:sed命令的用法)
-
Sed全名streameditor流编辑器,它是一个强大的文本处理工具,它可以从文件中接受输入,也可以接受来自标准输入流的输入,它擅长取行。Sed的用途非常广泛,包括:1)文本替换2)选择性的输...
- linux sed系列 第二篇:sed进阶技巧——地址定位与正则表达式
-
“上一篇我们掌握了sed的基础替换,如同获得了第一把钥匙。现在,让我们更进一步,学习如何精准锁定目标行,如同拥有了导航地图,让每一次操作都直击要害!”地址定位的四种维度sed的强大,很大程度上源...
- 火狐Firefox浏览器140发布:手动Unload标签页、优化翻译体验等
-
IT之家6月24日消息,Mozilla在发布版本139不到一个月后,推出了最新的开源网页浏览器Firefox140。新版本增加了手动Unload标签页的功能,优化了垂直标签页的调...
- Linux 基本正则表达式及扩展正则表达式功能举例
-
在Linux中,正则表达式(RegularExpression)是一种强大的模式匹配工具,用于在文本中查找、匹配和处理特定模式的字符串。Linux支持两种类型的正则表达式:基本正则表达式(Basic...
- linux下find命令的经典26个使用示例
-
简介find命令是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中常用的工具之一。顾名思义,它在目录层次结构中查找文件和目录。用户可以传递不同的参数,并根据文件的名称、扩展名、类型、大小、权限、修改时间、所有者、组等搜索文件...
- linux运维中特殊符号的应用与实践
-
路径位置类的特殊符号(1)、波浪线(~)在linux系统的命令行中,~表示用户的家目录,超级用户为/root,普通用户为/home。假设我当前目录在usr/local下[root@xrylocal]...
- 开源框架log4cpp实战(开源gui框架)
-
1.Log4cpp使用Log4cpp中主要包含Category(种类),Appender(附加器),Layout(布局),Priorty(优先级),NDC(嵌套的诊断上下文)。Category、App...
- Linux find命令详解(linux find -l)
-
一、命令介绍Linuxfind命令是类unix操作系统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命令行实用程序之一。find命令用于根据指定的条件搜索和定位与参数匹配的文件和目录列表。find命令提供了广泛的选项,允许用户...
- Linux运维:单引号与双引号的使用(linux 单引号和双引号)
-
1、单引号的使用单引号可以将它中间的所有任意字符还原为字面意义,实现屏蔽Shell元字符的功能。注意不可以在两个单引号中间单独插入一个单引号,单引号必须成对出现。示例1:定义一个变量,并输出变量的...
- Linux技巧:find 命令用法详细说明,看完会有收获
-
在Linux命令中,find是比较复杂难用的命令。使用该命令搜索文件时,常常发现自己找了一些例子能用,但稍微改一下条件,就搜不到想要的结果。下面会以一些实例来说明使用find命令的关键要点和...
- Linux Shell中单引号、双引号、反引号的解释
-
1、单引号('')单引号所见即所得,直接显示单引号里的内容。即单引号里的任何字符都会原样输出,单引号字符串中的变量是无效的。比如下面的例子,单引号所见即所得。2、双引号("...
-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 linux sed系列 第四篇:sed工业实战——日志处理与数据清洗
- Linux下sed的简单使用(linux中sed是什么意思)
- linux基础命令之date命令(linux中的date)
- Ubuntu linux 常用命令(ubuntu常用的50个命令)
- Linux基础命令-sed命令(linux教程:sed命令的用法)
- linux sed系列 第二篇:sed进阶技巧——地址定位与正则表达式
- 火狐Firefox浏览器140发布:手动Unload标签页、优化翻译体验等
- Linux 基本正则表达式及扩展正则表达式功能举例
- linux下find命令的经典26个使用示例
- linux运维中特殊符号的应用与实践
- 标签列表
-
- linux一键安装 (31)
- linux运行java (33)
- ln linux (27)
- linux 磁盘管理 (31)
- linux 内核升级 (30)
- linux 运行python (28)
- linux 备份文件 (30)
- linux 网络测试 (30)
- linux 网关配置 (31)
- linux jre (32)
- linux 杀毒软件 (32)
- linux语法 (33)
- linux博客 (33)
- linux 压缩目录 (37)
- linux 查看任务 (32)
- 制作linux启动u盘 (35)
- linux 查看存储 (29)
- linux乌班图 (31)
- linux挂载镜像 (31)
- linux 软件源 (28)
- linux题目 (30)
- linux 定时脚本 (30)
- linux 网站搭建 (28)
- linux 远程控制 (34)
- linux bind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