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Linux服务器双网卡bond配置

gudong366 2025-05-26 15:00 13 浏览

导读

1.bond有什么用?

网卡bond是通过多张网卡绑定为一个逻辑网卡,实现网卡的冗余,带宽扩容和负载均衡,这是在生产场景中是一种常用的技术。通俗点讲就是两块网卡或多张具有相同的IP地址而并行链接聚合成一个逻辑链路工作。

这项技术在Sun和Cisco中早已存在,被称为Trunking和Etherchannel 技术,在Linux的2.4.x的内核中开始采用这这种技术,被称为bonding。

2.bond工作模式介绍

bonding技术提供了七种工作模式,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指定一种,每种有各自的优缺点.

  1. balance-rr (mode=0) 默认, 有高可用和负载均衡的功能, 需要交换机的配置,每块网卡轮询发包 (流量分发比较均衡)。
  2. active-backup (mode=1) 只有高可用 (容错) 功能, 不需要交换机配置, 这种模式只有一块网卡工作, 对外只有一个mac地址。此种方式缺点是端口利用率比较低
  3. balance-xor (mode=2) 不常用,在此不做过多的介绍
  4. broadcast (mode=3) 不常用,在此不做过多的介绍
  5. 802.3ad (mode=4) IEEE 802.3ad 动态链路聚合,需要交换机配置,配置较为复杂
  6. balance-tlb (mode=5) 不常用,在此不做过多的介绍
  7. balance-alb (mode=6) 有高可用 ( 容错 )和负载均衡的功能,不需要交换机配置 (流量分发到每个接口不是特别均衡)

关于bond工作模式,网上有很多资料介绍,在此不做过多的介绍。

本次重点讲解bond1的配置,此种方式也是目前生产环境使用的最多的一种方式。

环境准备

1.确认当前使用的Linux是否支持bonding

在Linux Kernels 2.4.12及以后的版本均供bonding模块,以前的版本可以通过patch实现。
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确认内核是否支持 bonding: 
验证方式一:
#cat /boot/config-* | grep -i bonding
若命令有输出 CONFIG_BONDING=m 则标志内核支持bonding
验证方式二:
#modinfo bonding
若有相关配置输出,则标识当前操作系统的内核版本是支持bonding

2.服务器上至少有两块及以上的网卡

3.最好有两台接入层交换机,两块网卡分别各接入至一台交换机的端口,两台交换机端口配置都一样(都属于同一个vlan)

开始配置

1.网卡一配置文件如下所示

[root@node1-devsvr network-scripts]#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BOOTPROTO="static"
NM_CONTROLLED="yes"
ONBOOT="yes"
TYPE="Ethernet"
MASTER=bond1
SLAVE=yes

2.网卡二配置文件如下所示:

[root@node1-devsvr network-scripts]#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DEVICE="eth1"
BOOTPROTO="static"
NM_CONTROLLED="yes"
ONBOOT="yes"
TYPE="Ethernet"
MASTER=bond1
SLAVE=yes

3.新建一个bond1配置文件,内容如下所示:

[root@node1-devsvr network-scripts]#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
DEVICE="bond1"
BOOTPROTO="static"
MTU="1500"
NM_CONTROLLED="yes"
ONBOOT="yes"
TYPE="Ethernet"
IPADDR=192.168.0.10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0.1
DNS1=114.114.114.114
BONDING_OPTS='mode=1 miimon=100'

4.重启网络服务

CentOS6 or Ubuntu14: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CentOS7 or Ubuntu16: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service

配置完成

1.查看bond是否配置成功

#cat /proc/net/bonding/bond1
输出信息: Currently Active Slave: eth0
据此我们可判断当前eth0处于正在使用的状态,eth1处于备份状态
#ifdown eth0
手动停止eth0,可测试是否还能正常的进行网络通信,若可以,则标志此次bond1配置已成功。

若在实际配置过程有相关问题,欢迎和我一起探讨!

相关推荐

梦幻诛仙12职业1亿元宝版本架设教程(包含资源下载)

架设教程:1;上传脚本zx到bin文件夹,给权限chmod-R777/bin2;输入zx安装宝塔面板输入对应序号,中途输入Y继续3;安装好之后,会给个宝塔地址及账号密码,复制地址...

Java零基础入门,科普Java你应该了解什么

最近很多人问我想学Java但是一点基础没有,网上看了一堆学习线路图还是无从下手。今天耗时3小时整理了一套保姆级的Java入门教程,建议收藏按照线路图一点点学习。一、Java的概况Java是1995年6...

01.Java发展历史(java发展历史简要)

1.Java发展历史Java由SunMicrosystems公司(现为Oracle公司)的JamesGosling及其团队在1991年开发,最初命名为"Oak",后改名为"...

Ubuntu16.04.1安装Java8(ubuntu终端安装java)

上篇文章讲解了怎么在Windows下安装Java8《Windows10安装Java8》,这里讲解下怎么在Linux下安装Java。由于之前已经安装了Ubuntu16.04.1《VmwareWorkst...

性能测试能力提升-JVM GC监控和优化

一、背景接着上一篇的知识:性能测试能力提升-JVMGC原理,本篇文章,我们将主要介绍JVMGC监控和优化相关的知识:命令行方式监控GC图形化方式监控GC什么时候需要开始GC优化?GC优化的目的GC...

Spring Boot Jar 包秒变 Docker 镜像实现多环境部署

你是否在互联网大厂后端开发工作中,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当完成一个SpringBoot项目开发,准备将Jar包部署到不同环境时,却发现各个环境依赖不同、配置复杂,部署过程繁琐又容易出错,不仅耗费...

「JDK 11」关于 Java 模块系统,看这一篇就够了

继2014年3月Java8发布之后,时隔4年,2018年9月,Java11如期发布,其间间隔了Java9和Java10两个非LTS(LongTermSupp...

对Java学习的10条建议(对java的认识和理解)

不少Java的初学者一开始都是信心满满准备迎接挑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多少都会碰到各种挫败,以下北风网就总结一些对于初学者非常有用的建议,希望能够给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Java编程的准备:...

JAVA入门教程-第1章 概述(java入门指南)

大道至简-JAVA入门教程在本教程中,你将学习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Java基础内容涵盖:Java基础概念、Java词法结构、Java数组、Java流程控制、Java字符串、Java...

推荐一款Java音频视频编码器,很赞

Jave2是什么JAVE2(Java音频视频编码器)库是ffmpeg项目上的Java包装器。开发人员可以利用JAVE2将音频和视频文件从一种格式转码为另一种格式。在示例中,您可以将AVI文件转换为MP...

【JAVA教程】JAVA入门及开发环境安装

一、Java开发环境概述Java开发需要三个核心组件:JDK(JavaDevelopmentKit)-Java开发工具包,开发、编译、调试Java程序JRE(JavaRuntimeE...

Windows和Linux环境下的JDK安装教程

JavaDevelopmentKit(简称JDK),是Java开发的核心工具包,提供了Java应用程序的编译、运行和开发所需的各类工具和类库。它包括了JRE(JavaRuntimeEnviro...

记Tomcat优化方案(tomcat优化的几种方法)

Tomcat服务吞吐量评估方案问题:评估方案在一台8核16G的linux服务器上,使用tomcat容器部署服务。在正常情况下如何评估这个tomcat服务可处理的连接数,即服务的吞吐量,请在正常情况下考...

JVM GC诡异问题排查,k8s差点害死我……

前言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案例,详细展示如何系统性地排查和解决JVM垃圾收集问题。这个案例涵盖了从问题发现、分析诊断到最终解决的完整过程,对于理解JVM调优实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系统背景我们的...

Thorium Reader - 功能强大的跨平台免费电子书阅读器

在日常阅读日益普及的今天,选择一款合适的电子书阅读器至关重要。ThoriumReader作为一款独具特色的阅读应用,正逐渐在众多同类产品中崭露头角,为用户带来了卓越的阅读体验。  跨平台的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