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对于 Linux 服务器而言,最好的备份办法就是把整个硬盘里的数据全都备份下来,就连分区和文件系统也不落下。要是硬盘坏了,那就能直接拿备份硬盘去替换坏掉的那个。从数据恢复的角度来看,这种整盘备份是最省事的。在 Linux 系统里,可以用 dd 命令来做整盘备份,这个命令的作用跟 Windows 里的 GHOST 软件差不多。但是呢,这种备份花的时间挺长,占的硬盘空间也大,不太适合常常弄。通常来说,用得最多的备份方式还是把系统里的重要数据备份好,这样备份数据才最有意义。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用 Linux 系统的 DD 命令来实现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详细的情况请看下面的内容。
一、登录Linux系统
1.登录Linux系统
2.Linux系统中的重要数据
说明:Linux服务器中常见的需要备份的数据如下
二、数据备份策略介绍
1.三种常见的数据备份策略
说明:一般常见的数据备份策略有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三种方式。
2.组合使用数据备份策略
说明:上述三种备份策略可以组合使用,一般长使用的组合是【完全备份+增量备份】或者【完全备份+差异备份】。
三、数据备份dd命令介绍
1.dd命令的格式
说明:Linux系统的dd命令主要用来进行数据备份,并且可以在备份的过程中进行格式转换。可以使用dd 命令把源数据复制成目标数据,而且不管源数据是文件、分区、磁盘还是光盘,都可以进行数据备份。
dd命令格式如下:
# dd if="输入文件" of="输出文件" bs="数据块" count="数量"
2.使用dd命令进行数据备份
说明:Linux的dd命令可以对系统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可从标准输入或文件中读取数据,根据指定的格式来转换数据,再输出到文件、设备或标准输出。
(1) 将本地的/dev/hdb整盘备份到/dev/hdd
执行指令# dd if=/dev/hdb of=/dev/hdd
(2) 将/root数据备份到指定路径的image文件
执行指令# dd if=/root of=/usr/local/backup/image
(3) 将/root数据备份并压缩到指定路径的image.gz文件
执行指令# dd if=/root | gzip >
/usr/local/backup/image.gz
(4) 将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执行指令# dd if=/usr/local/backup/image of=/root
(5) 将压缩的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执行指令# gzip -dc
/usr/local/backup/image.gz | dd of=/root
3.使用dd命令备份与恢复MBR
(1) 备份磁盘开始的512个字节大小的MBR信息到指定文件
执行指令# dd if=/dev/sda of=/root/image count=1 bs=512
备注:count=1指仅拷贝一个块;bs=512指块大小为512个字节。
(2) 将备份的MBR信息恢复到磁盘开始部分
执行指令# dd if=/root/image of=/dev/sda